孔府印阁,坐落在孔子故里,山东省曲阜市,始创于1985年,前身为孔府知印厅,是汇集了山东地区篆刻家及篆刻爱好者的社会艺术团体。印阁主修印学,研习文房,深耕金石篆刻,致力于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。

       孔府印阁创建伊始,依托孔子故里深厚的人文历史资源,团结山东及周边地区篆刻界的同仁志士,以繁荣发展孔府篆刻艺术事业,宣传传统文化为己任,以提高成员艺术水平,培养造就传统手工艺新生力量,多出精品为目标,开展以金石篆刻为主,兼及书画文房等相关艺术门类的学术研究和创作,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展览,孔府印阁致力于提高成员的艺术水平,并培养新一代的传统手工艺人才。同时,以金石篆刻为缘,广交四海同道, 加强学术和创作交流,为有志于艺术研究创作的同道搭建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。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和发展,孔府印阁已成为一个集书法家、篆刻家、传统手工艺大师、非遗传承人等多方人才于一体的团队,团队成员各司其职,通力合作,在传统金石印学的基础上,拓展出文房用品和文创产品等新领域。为了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,孔府印阁组织建设了青少年传统文化体验基地、篆刻文化产业园,并于2019年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。

孔府印阁
描述

        孔府印阁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发展和传播中国国学文化,立足曲阜儒学文化,竭力弘扬中国传统工匠精神,让世界了解中国独特而绚丽的文化,顺应历史潮流,近年来在深耕印学的基础上,广泛吸纳传统手工艺人,在文房用品、工艺摆件领域也实现了长足发展,并依托儒家文化衍生出了一系列文创产品。孔府印阁深知,文化是传统的,更应该是现代的,只有大众能够接受的作品,才能称之为好的作品。因此,孔府印阁一直在吸收新鲜血液,年轻设计师的加入,也令孔府印阁的作品更为年轻群体所接受,从而让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。

孔府印阁印阁宗旨
衍圣公孔德成赠贾俊昌书法
衍圣公孔德成(左),贾俊昌(右)
孔府印阁印阁年史

    1906年(光绪三十二年),贾俊昌先生随孔子七十六世孙衍圣公孔令贻进入孔府知印厅任职。


    1949年新中国成立,贾俊昌先生任曲阜市文物局特聘助理员,整理孔府印存及文书,潜心研究孔府篆刻。


    1968年张杰由贾俊昌先生之子贾玉潼处,继承贾先生衣钵,将其创作技法及作品整理成册。1985年张杰创办孔府印阁,广纳实力派印人,深耕金石篆刻


    1996年主持人赵忠祥采访孔府印阁。


    1998年孔府印阁代表山东省参加世界文化博览会并广受国外友人赞赏。


    1999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信息,记录孔府印阁的发展历程。1999年孔府印阁再次代表山东省参加在韩国举行的世界旅游博览会。


    2000年孔府印阁应韩国釜山政府邀请,参加在釜山举行的世界风物展,并广受好评。2007年建设孔府印阁文化产业园,扶持优秀传统文化技艺传承人进行文化互联网创业。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,是一处综合性文化创意发展基地。


    2017年大众网“探访孔府印阁,揭秘小印章里的大乾坤”进行报道


    2018年代表山东省参加深圳文化博览会。2018年CCTV文化十分对孔府印阁进行报道“传制章之技 诚守印之信”。


    2019年参加山东省文化博览会,协助山东省宣传部成立“山东文房四宝产业联盟”,并担任理事长单位


    2019年被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评为“济宁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”


    2019年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“山东省第七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”


    2019年央视新闻对孔府印阁进行报道“乡村振兴 打造特色文化产业”


    2019年孔府印阁的发展得到全国政协委员潘鲁生委员的高度赞扬。


描述
描述
孔府印阁印阁集英

    孔府印阁创始人--张凤芝,一生致力于碑拓考证,兼习篆刻、书画。与当时孔府知印厅贾俊昌和篆刻名家会文堂王学文为至交好友。并且张、贾两家由孔府制衣坊管事袁氏牵线,彭氏为证让张凤芝独子保书与贾俊昌爱女玉芝永结秦晋之好,后将孔府印阁传给张保书。


    现任阁主--张杰,性格温和儒雅,擅习篆、隶。能于喧闹之中寻一静处,练习技艺,其金石篆刻技艺尽得其外祖父真传,张氏诗书传家,张杰先生备受其外祖父宠爱,得到他悉心培养,并且在孔府内阅读了大量珍贵的文学经典以及书法作品,反书上石,巧思布白,抹黑直刻的艺术特色,终开面目。其篆刻风格也自成一脉,有大家风范。